创泽机器人
CHUANGZE ROBOT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机器人知识 > 人脸识别机器人的眼睛:认字,识图,认物,

人脸识别机器人的眼睛:认字,识图,认物,

来源:清华大学     编辑:创泽   时间:2025/9/28   主题:其他 [加盟]

人的眼睛是感觉之窗,人有80%以上的信息靠眼睛获取。人眼之所以能看清楚东西 是因为眼睛中有200多万个视觉神经将光学信号送向视网膜,视网膜又将光学信号转变 成神经脉冲传向大脑,从而让人能够看见物体的颜色和形状等。能否造出“人工眼睛”让 服务机器人也能像人那样看清楚东西,这是服务机器人的重要课题。有关服务机器人 “眼睛”的识别理论和方法及技术统称为模式识别,所谓模式是指被识别的事物,它可以 是文字、图像、声音等物理实体,也可以是气候或环境等抽象虚体。服务机器人的“眼睛” (各种机器视觉系统)工作过程与人眼类似,也是由信息获取、图像处理、特征抽取、判决 分类等构成。

人脸识别机器人的“眼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机器人“眼睛”认字。例如,大家都知道信件投入邮筒后,需要经过邮局工人 分拣才能发往世界各地。 一般地说, 一个工人一天只能分拣2000~3000封信,现在采用 一种机器人“眼睛”(邮政编码识别系统)分拣则可以提高效率十多倍。机器人“眼睛”认 字的原理与人类认字的过程大体相似,它先对输入的邮政编码进行分析和抽取特征。其 次是进行对比,即把抽取的特征与原先规定的0~9这10个符号的特征进行比较,与哪 个数字的特征Z相似就是哪个数字。在模式识别理论中,这种方法叫做统计识别法。服 务机器人“眼睛”认字除了用于邮政系统外,还可用于手写文字输入、证件、票据、车牌的 识别等许多方面。

(2)服务机器人“眼睛”识图。例如,工人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要求先看懂图纸才行。 能否让服务机器人“眼睛”来识别图纸呢?这就是服务机器人“眼睛”的识图问题。服务 机器人“眼睛”识图的方法除了统计方法外还有语言法,它是基于人类认识过程中视觉和语言的联系而建立的,即从图像结构入手,把图像分解成一些直线、斜线、折线、点、弧等 基本元素,研究它们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则构成图像的,检查待识别图像是属于哪一类“句 型”,是否符合预先规定的句法。按照这个原则,若句法正确就能识别出来。服务机器人 “眼睛”识图有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农业、国防、科研、实验、医疗、教育、娱乐等各个领域 中,涉及大量的识图问题,都可以用服务机器人“眼睛”来识别。

(3)服务机器人“眼睛”认物。例如,服务机器人“眼睛”识别物体(3D 识别系统)一般 以摄像机作为信息输入系统,根据人类识别景物主要靠明暗信息、颜色信息、距离信息等 原理,服务机器人“眼睛”识别物体也是输入这三种信息。由于摄像机所拍摄的方向不 同,可以得到各种图形和图像,如抽取出立方形物体的D点数和平行线组数等立方体的 共同特征,参照事先存储在计算机中的物体特征表,便可以识别立方体了。目前,服务机 器人“眼睛”不仅可以识别出简单形状的物体,对于曲面物体或电子元件等复杂形状的物 体和室外景物识别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服务机器人“眼睛”识别物体可以用于各类产品外观检查,零件分选和整机装配等许多方面。下面介绍一个服务机器人“眼睛”的实例。

图2.1所示的服务机器人“眼睛”是一个5 DOF 立体视觉系统,它能够跟踪和识别活 动的目标。它是由 SCUT “智能计算机”科研团队研制成功的。该“眼睛”包括两个彩色 摄像机、图像处理板、个人电脑、数据采集卡、5个直流电机、直流电机驱动器。考虑到主 动跟踪和目标特征与速度和鲁棒性等要求,该“眼睛”以基于颜色的跟踪算法为基础,结 合目标特征跟踪及目标运动预测等就可以对活动目标进行跟踪和识别。

SCUT 5 DOF 立体视觉系统跟踪活动目标的流程如图2.2所示。在目标识别中,由 于目标特征跟踪需要计算光流场,同时还要对多个特征进行匹配等,计算量比基于颜色 的跟踪算法更大,并且目标检测采用了颜色模型等,所以在对目标进行跟踪时,机器人 “眼睛”以颜色跟踪为主,在判断颜色跟踪失败时,再启用目标特征跟踪及目标运动预测, 直到颜色跟踪恢复正常为止。

SCUT 5 DOF 立体视觉系统的控制原理如图2.3所示,两个彩色摄像机拍摄待识别 目标图像,经过图像处理板后送入个人电脑进行分析,经过颜色或特征跟踪算法处理后, 形成5个直流电机的转角控制指令,并经由数据采集卡和直流电机驱动器放大后驱动5个直流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摄像机分别或共同作上、下、左、右、旋转运动,跟踪待识 别目标。无论待识别的目标怎样活动,只要不离开两个摄像机的视觉范围,这个跟踪和 识别过程就一直持续地进行下去。由图2 .3可以看到,5个直流电机的输出(它们的转 动,即两个摄像机的运动)是直接连接到或者说跟踪目标的。







智能自动导航机器人发展核心驱动因素:技术创新,场景需求,政策

技术驱动: 创新突破加速产业化;政策支持: 国家战略与资本倾斜;市场需求: 多领域场景爆发;社会因素: 劳动力结构性变革;资本与全球化:资源整合驱动增长

移动机器人轮子类型的选择,轮子的结构和装配类型

机器人的三个基本特征受这些选择所支配:机动性、可控性和稳定性;表中描述了特殊轮子类型的选择和机器人底盘上它们的几何结构这两个方面

双腿机器人(双脚)设计案例:SDR-4XⅡ,拟人机器人P2,WABIAN-2R255

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展示了各种类型的成功的双腿机器人,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们具有类似人的外形,必须连续地进行伺服平衡校正,通过与限制膝盖关节角度的“膝盖骨”相结合,实现了惊人的仿生运动

单腿机器人的优缺点:不需要协调,难是保持平衡

单腿机器人的主要困难是保持平衡,机器人必须主动地自我平衡,或者改变它的重心,或者给出校正力,机器人通过调节相对于身体的腿角,不断地修正身体姿态和机器人速度

类人形机器人腿的构造与设计:腿的自由度提高了机器人的机动性

在腿式移动机器人情况下,增加机器人腿的自由度提高了机器人的机动性,既扩大了机器人能行走的 地形范围,又增强了机器人以各种步态行走的能力,缺点是带来动力、控制和质量方面的问题

仿人形腿式移动机器人的优缺点:适合于粗糙地形,动力和机械的复杂性

主要优点包括在粗糙地形上的自适应性和机动性,能用高度的技巧来操纵环境中的物体;缺点包括动力和机械的复杂性,必须能够支撑机器人部分总重量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增加了机器人的机动性

具有全方位轮的机器人有3个自由度运动的能力,即沿着 平面上x 轴,y 轴以及绕自身中心旋转的运动能力,这充分增加了机器人的机动性,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可以由不同数量的全方位轮组成

双轮差速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机器人的几何特征和运动方程

双轮差速驱动的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 即讨论给定机器人的几何特征和它的轮子速度后,机器人的运动方程,机器人有2个主动轮子,各具直径r, 两轮轮间距为l

双轮差速智能移动机器人的优点:定位准确,磨损和功率损失少,保护了电机,抗冲击性好

无中间减少传动环节或啮合环节,定位准确;无相对摩擦,减少不必要的磨损和功率损失;机器人速度快,力量大,对抗性强;无相对摩擦,延长了轮轴寿命;保护了电机,抗冲击性好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构成要素:车体、车轮、支撑机构、驱动机构

车轮是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移动机构,

智能机器人自主位置的检测常用的五种方法

依据通过3轴(X,Y,Z) 各自的加速度检测和检测各轴相对基准的转角偏差的惯性导航系统来求解;用速度陀螺仪等求得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和单位时间的方位变化,计算出每个时刻的位置和方位

机器人的大脑在手眼脑协同中发挥怎么样的作用

机器人的大脑的作用主要是针对当前语义、文字的理解识别出任务目标, 并结合输入的图像信息,在环境中识别出操作对象;做出合理的指令任务推导,并生成小脑的执行指令
资料获取
机器人知识
== 资讯 ==
人脸识别机器人的眼睛:认字,识图,认物,
智能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运动控制器
迎宾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器设计原理,硬件框图
智能自动导航机器人发展核心驱动因素:技术
2025中国外骨骼机器人产业排行榜Top
机器人行业轻量化深度报告:机器人轻量化大
智能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分析:规模为221
2025智能移动机器人电机与减速机产品发
2025人形机器人的崛起-从科幻照进现实
智能养老机器人深度:场景深度耦合具身智能
养老机器人的近万亿级机器人市场, 生态搭
各地主要人形机器人政策及核心内容
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布局特点:核心突破-特色
国产人形机器人:多维共振 应用场景落地加
移动机器人轮子类型的选择,轮子的结构和装
== 机器人推荐 ==
迎宾讲解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迎宾、讲解、导诊...)

智能消毒机器人

智能消毒机器人

机器人开发平台

机器人开发平台


机器人底盘 Disinfection Robot 消毒机器人  讲解机器人  迎宾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底盘  商用机器人  智能垃圾站  智能服务机器人  大屏机器人  雾化消毒机器人  展厅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底盘  具身智能教育机器人  智能配送机器人  导览机器人 
版权所有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北京 清华科技园九号楼5层 生产中心: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销售1:4006-935-088 销售2:4006-937-088 客服电话: 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