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开发 > 智能机器人电机的选择参考要素:负载性质,使用场所,启动频繁程度等 |
智能机器人电机的选择参考要素:负载性质,使用场所,启动频繁程度等 |
|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时间:2025/9/16 |
|
电机的选择应综合考虑, 一般可参考下列几点: (1)应根据机械的负载性质和生产工艺对电机的启动、制动、反转、调速等的 要求,选择电机的类型。 (2)根据负载转矩、转速变化范围和启动频繁程度等要求,综合考虑电机的温 升限度、过载能力和启动转矩,选择电机的功率以及确定电机冷却通风条件。选择 电机的功率时, 一般应留有余量,其负载率可在0.8~0.9范围内选择。 (3)根据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灰尘、雨水、瓦斯以及腐蚀和易 燃易爆气体含量等,确定必要的防护形式,选择电机的结构形式。 (4)考虑用户的电网电压情况以及对功率因素等性能指标的要求,确定电机 的电压等J以及电机的类型。 (5)根据使用对象的Z高转速、电源传动调速系统的过渡过程以及减速机构 的复杂程度,对电机的性能要求,选择电机的额定转速。 除上述各点外,还要综合考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备品备件的通用性、安装维 修的难易程度、以及产品价格、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等各项经济指标,达到安全运 行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完成电机的Z后选择。
对于移动机器人而言,考虑其移动性,机器人一般自身携带电池,因此所采用 的驱动电机也以直流电机为主。以此为例,本节介绍移动机器人中所用驱动电机选择原则。 一般而言,选择什么样的电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载的物理特性、负载的 工作特性、系统要求以及工作环境。 一旦机器人系统的要求确定后,先要考虑的是选择多大的电机合适,主要考 虑负载的物理特性,包括负载扭矩、惯量等。在伺服电机中,通常以扭矩或者力来 衡量电机大小,所以选电机先要计算出折算到电机轴端负载扭矩或者力的大小。 计算出扭矩以后需要留出一部分余量, 一般选择电机连续扭矩≥1.3倍负载扭矩, 这样能保证电机可靠的运行。除此外还需要计算折算到轴端负载惯量的大小, 一 般选择负载惯量:电机转子惯量<5:1,以保证伺服系统响应的快速性。 选择出用多大扭矩的电机后,需要做的是了解负载的工作特性和工作环境。 负载的工作特性包括如负载是高速还是低速运行,加速度需要达到多少,是否需要频繁起停,频率需要达到多少,系统运行精度等。选择伺服电机并没有什么特定的规 律可循,关键的是所选择的电机需要适应你负载运动的工作要求。比如在系统精度 要求不高、运动速度在几百转以下(不超过1000r/min) 但不至于过低(大于1r/min), 不需要频繁起停的情况下,步进电机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这是因为步进电机开环 控制,控制精度低。速度太高,电机扭矩会下降的很快,将带不动负载:速度过低会 出现转动不连续的爬行现象,而且步进电机的响应也不快,不适合频繁启动的应用 场合。当运动速度几转到3000多转每分钟以下时,控制精度相对要求较高,可以 选择直流伺服电机。直流伺服电机有有刷和无刷两种。前者控制方式简单,价格 低廉,但由于有刷直流电机因为存在电刷换相,会有换相环火产生,在真空、防爆、 水下等场合是不能使用的,并且由于环火使电机轴膨胀以及传导给连接部件,在系 统精度要求高的场合也不能使用。因而在运行环境恶劣、控制精度要求高、运行速 度快的情况下, 一般选择直流无刷电机。
|
| 相关推荐 |
|
»
移动机器人单个轮子动力学模型:轮子刚体?
» 智能机器人内部之位置角度传感器,设定位置角度,位移和角度的测量 » 移动机器人内部之速度和角速度传感器,检测机器人运动速度,分直流式和交流式 » 导引机器人内部之加速度和角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机器人的加速度,分为应变式,压电式和MEMS » 迎宾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器设计原理,硬件框图,电路框图 » 智能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运动控制器及运动控制方法的应用 » 智能接待机器人控制结构设计原理:串行和并行两种结构 » 智能接待机器人机构设计模型分析: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各关节所受的力和力矩 » 智能接待机器人的关节机构设计方案参考:运动范围和运动速度变化 » 智能交互机器人的主要部件选型参考方案:伺服电机,减速机和减速齿轮,陀螺仪 » 商用服务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任务规划,动作规划,轨迹规划 » 机器人系统的结构:机械手、环境、任务 和控制器 |
![]() ![]() ![]() |
![]() |
|
|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