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开发 > 商用服务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任务规划,动作规划,轨迹规划 |
商用服务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任务规划,动作规划,轨迹规划 |
来源:机械工业大学 时间:2025/10/9 |
对于一个具有高度智能的机器人,它的控制系统实际上包含了“任务规划” “动作规划”“轨迹规划”和基于模型的 “伺服控制”等多个层次,如图1-7所示。 机器人先要通过人机接口获取操作者的 指令,指令的形式可以是人的自然语言, 或者是由人发出的专用的指令语言,也可 以是通过示教工具输入的示教指令,或者 键盘输入的机器人指令语言以及计算机程 序指令。机器人其次要对控制命令进行解释理解,把操作者的命令分解为机器人可以实现的 “任务”,这是任务规划。然后机器人针对各个任务进行动作分解,这是动作规划。为了实现机器人的一系列动作,应该对机器人每个关节的运动进行设计,即机器人的轨迹规划。Z底 层是关节运动的伺服控制
控制系统的任务是根据机器人的作业指令以及从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号,支配机器人的执行机构去完成规定的运动和功能。如果 机器人不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为开环控 制系统;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为闭环控 制系统。根据控制原理可分为程序控制系 统、适应性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控制系 统。根据控制运动的形式可分为点位控制 和连续轨迹控制。
|
相关推荐 |
»
智能交互机器人的主要部件选型参考方案:伺服电机,减速机和减速齿轮,陀螺仪
» 智能接待机器人的关节机构设计方案参考:运动范围和运动速度变化 » 智能接待机器人机构设计模型分析: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各关节所受的力和力矩 » 智能接待机器人控制结构设计原理:串行和并行两种结构 » 智能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运动控制器及运动控制方法的应用 » 迎宾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器设计原理,硬件框图,电路框图 » 导引机器人内部之加速度和角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机器人的加速度,分为应变式,压电式和MEMS » 移动机器人内部之速度和角速度传感器,检测机器人运动速度,分直流式和交流式 » 智能机器人内部之位置角度传感器,设定位置角度,位移和角度的测量 » 移动机器人单个轮子动力学模型:轮子刚体? |
![]() ![]() ![]() |
![]() |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