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开发 > 移动机器人单个轮子动力学模型:轮子刚体?
 

移动机器人单个轮子动力学模型:轮子刚体?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时间:2025/9/18

在大部分研究文献中都将轮子设定为刚体,不可变形的圆盘,并将轮子与地面的相互作用认作是点接触。实际中,大部分轮子是由可变形材料(如橡胶)制成,所以相互作用是接触面。在本节中,假设全方位移动机器人重心不高,因此当机器人加速运动时由重心偏高产生的各轮对地压力的变化忽略不计。

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当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加速运动时,驱动轮与地面的接触 变形所产生的切向力是车辆或移动机器人运动的牵引驱动力。只要轮子和地面间 的接触区域,即轮子接地印迹上承受切向力,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打滑,因此严格 来讲理想纯滚动假设条件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将加速过程中的车轮的打滑减到Z少是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目标,而对单个轮子进行动力学分析是前提。

当轮子在地面上滚动时,轮子与地面在接触区域内产生的各种相互作用力和 相应的变形都伴随着能量损失,这种能量损失是产生滚动阻力的根本原因。为了 提高机器人的加速性能,很多轮子都采用橡胶轮或其他具有塑性变形的材料制成, 而且一些家用机器人或娱乐机器人(足球机器人)都会在地毯上运动,从而使机器 人运动时更容易产生滚动阻力。正是这种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迟滞损失形成了阻 碍轮子滚动的一种阻力偶,当轮子只受径向载荷而不滚动时,地面对轮子的法向反 作用力的分布是前后对称的,其合力F. 与法向载荷P 重合于法线n-n '方向,如图 3-2-1(a) 所示。当轮子滚动时,在法线nn '前后相对应点变形虽然相同,但由于弹 性迟滞现象,处于加载压缩过程的前部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就会大于处于卸载恢 复过程的后部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这样就使地面法向反作用力前后的分布并不 对称,而使它们的合力F. 相对于法线nn '向前移了一个距离e, 见图3-2-1(b), 它 随弹性迟滞损失的增大而变大。法向反作用合力F₂ 与法向载荷P 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

如果将法向反作用力F. 向后平移至通过轮子中心,与其垂线重合,则轮子在 地面上滚动时的受力情况如图3-2-2所示,出现一个附加的力偶矩T=F,e, 这个 阻碍车轮滚动的力偶矩称为滚动阻力偶矩。由图3-2-2可知,欲使轮子在地面上 保持匀速滚动,需要在轮轴上加一驱动力矩r 或是加一推力Fp, 从而克服上述滚 动阻力偶矩。相关数学关系如下所示。

T=T=Fe (3-2-4)

图3-2-3中分别是驱动轮、从动轮在加速过程中的受力图。各参数说明如下: R,r 分别为驱动轮和从动轮的半径,P,P, 为全方位轮、从动轮上的载荷,N,Np 为 地面对驱动轮、从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fa·fm 表示作用在驱动轮、从动轮上的地 面切向反作用力,F, 是驱动轴、从动轴作用于驱动轮、从动轮的平行于地面的 力 ,M,M, 是驱动轮、从动轮滚动阻力偶矩,在机器人载荷一定的情况下,近似不 变。Ee 。 为驱动轮、从动轮的角加速度,a,an 为驱动轮、从动轮轴心平行于地面 的加速度,JaJ, 分别为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动惯量,T 为电机作用于驱动轮的转 矩,ea,e, 是由于轮子与地面之间的印迹表面上存在着压力分布问题,而使得地面 对轮子法向反作用力偏移的距离。 根据图3-2-3所示受力情况,驱动轮与从动轮的动力学模型分别如式(3-2-9)、 式(3-2-10)所示。其中ma 是驱动轮质量,m,是从动轮质量。


 
 
 
相关推荐
» 智能机器人内部之位置角度传感器,设定位置角度,位移和角度的测量
» 移动机器人内部之速度和角速度传感器,检测机器人运动速度,分直流式和交流式
» 导引机器人内部之加速度和角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机器人的加速度,分为应变式,压电式和MEMS
» 迎宾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器设计原理,硬件框图,电路框图
» 智能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运动控制器及运动控制方法的应用
» 智能接待机器人控制结构设计原理:串行和并行两种结构
» 智能接待机器人机构设计模型分析: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各关节所受的力和力矩
» 智能接待机器人的关节机构设计方案参考:运动范围和运动速度变化
» 智能交互机器人的主要部件选型参考方案:伺服电机,减速机和减速齿轮,陀螺仪
» 商用服务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任务规划,动作规划,轨迹规划
» 机器人系统的结构:机械手、环境、任务 和控制器
» 机器人的自由度,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机动性
 
 
 
  » 联系我们
X 关闭  
 
网站首页
关于创泽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机器人新闻 董事长新闻 比赛与荣誉类]  行业动态
解决方案 商用服务机器人   陪护机器人   安防机器人   智能医疗机器人  党建机器人
服务支持 常见问题   下载
人才招聘 招聘信息   精彩瞬间
党群建设 党建活动   工会活动   其他活动
商务合作 招募支持   报名提交
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   留言咨询
   
   
 
联系我们  
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号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