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省市
|
政策名称-政策出台时间
|
核心内容
|
深圳市
|
《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
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025.03.03
|
核心技术:聚焦机器人关键零部件、AI芯片、仿生多指灵巧手、具身智能大模型及本体控制技术。
|
产业生态:目标到2027年新增10家估值超百亿企业、20家营收超十亿企业,形成1,200家产业集群,关联产业规模达1,000亿
元。
|
场景应用:在政务、工业、医疗等九大领域开放50个十亿J应用场景,加速技术商业化验证与城市J人机共生态建设。
|
《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
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2025.03.09
|
资金支持: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专项基金,重点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
创新平台:在珠三角地区布局建设J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
北京市
|
《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3.08.16
|
资金支持:设立100亿元机器人产业基金,对关键零部件研发企业给予Z高5,000万元补贴。
|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2023-2025年)》2023.06.16
|
技术攻关:支持建设“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开 源控制系统、仿生运动算法等关键技术突破
|
场景应用:2025年前培育100个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重点覆盖医疗、制造、物流、养老等领域。
|
上海市
|
《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2023.10.19
|
目标定位:培育10家行业出色的机器人头部品牌、建设100个标杆示范应用场景、带动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技术突破: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支持企业向人形机器人专用芯片、关节执行器等高附加值领域
延伸。
|
重庆市
|
《重庆市AI及服务机器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 2023.12.15
|
场景落地:分J分类推动智能制造、医疗康养、商业服务等场景应
用,目标实现制造业重点产业工业机器人密度达500台/万人。
产业布局:构建“2346”发展格局,将人形机器人纳入六大产品体
系,并在两江新区、科学城等地建设产业集聚区。
|
生态建设:通过算力整合、大模型研发、标准制定等,提升人形机
器人智能化水平,计划到2027年实现集群营收超300亿元。
|
江苏省
|
《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2024.04.17
|
区域布局:分城定位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
产业生态:打造30家机器人领域“智改数转网联”示范车间、示
范工厂和标杆企业,并培育30家智能制造装备服务商,构建覆盖
研发、制造、应用的闭环生态。
|
政策支持:在医疗、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培育5家d角兽企业, 推动“研一产一用”全周期要素聚集,加速技术成果商业化。
|
山东省
|
《山东省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
施方案(2024-2027年)》 2024.04.30
|
技术路线:以“技术攻关一产品开发一标准制定一场景应用”的工
程化路径,系统性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成果转化,通过中试验证平
台和标准化建设加速产业化进程。
|
企业培育:对2025年整机年销售额次突破5,000万元的企业给
予Z高800万元奖励,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Z高300万元奖补,并
优先纳入省J重点项目支持。
|
场景应用:围绕智能家电、汽车等制造业建设示范产线,同时在医
疗、农业、应急救援等领域开发多模态交互方案,强化人机安全性
与任务执行能力。
|
浙江省
|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 — 2027年)》2024.09.04
|
技术突破: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重点突破“大脑”、
“小脑”及“肢体”等关键领域,推动国产替代并建立创新联合 体,支持产学研协同攻关。
|
产业培育:到2027年,培育5家以上具有竞争力的人形机器
人链主企业、5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链主引领+专精特
新"的产业梯队。
场景落地:围绕工业制造、医疗康养、教育科研等领域开放应用场
景,每年评选示范项目并给予资金奖励,鼓励政府采购和龙头企业
带头应用,推动人形机器人规模化渗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