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系列
行业应用
渠道合作
新闻中心
研究院
投资者关系
技术支持
关于创泽
|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机器人趋势 > 从两会提案看清机器人行业五大趋势  
 

从两会提案看清机器人行业五大趋势

来源:高工机器人      编辑:创泽      时间:2020/5/26      主题:其他   [加盟]

因疫情延后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5月21日拉开帷幕,以5G、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基建”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度成为两会的热词之一。在今年新G疫情的特殊背景下,随着新基建持续火热,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被按下了“快进键”。

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近期纷纷出台,针对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两会代表人提出了哪些建议和提案?G工机器人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梳理。

推进共享智能工厂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G20-智能制造峰会成员企业埃夫特董事长许礼进经过深入产业集聚区调研分析和深度思考实践,在今年两会上提出推进智能制造建设共享智能工厂的提案。

他建议,在产业聚集区打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共享平台”新商业模式,构建“共享智能工厂”新生态。企业只需要聚焦研发和销售,把制造环节委托给共享智能工厂,无需自建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就可以实现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解决众多企业环保装备、安全保障装备、智能制造生产线投资门槛G、运维成本G等问题,加速集聚区众多中小企业实现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型升J。

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快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型升J、推进共享智能工厂模式”的问题,许礼进建议:推动示范落地,在环保政策、税收减免等方面出台政策,推动更多产业集聚区共享智能工厂示范工厂落地,并推动共享智能工厂在更多产业集聚区落地;打造运营平台,利用政府引导基金,推动行业终端用户、装备制造企业、耗材制造商、金融机构在各产业集聚区共同建立共享工厂运营平台,形成多方资源协同和利益共享机制。

据了解,工厂的“共享”模式早自2017年就已存在。去年10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制造业G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2年,要形成20家创新能力强、行业影响大的共享制造示范平台,资源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制造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共享制造模式认可度得到显着提G。

今年5月,国内已出现5Gd立组网的共享智能工厂,可借助5G、AI、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等新技术,建立起数字化的共享创新能力,进而减少共性成本,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扶持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向中G端迈进

“工业机器人对人才、技术与资本的投入要求G,是智能制造L域具代表性的产品。建议加大对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扶持力度,推进产业朝中G端方向发展,提升国产机器人研发与制造水平。”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董事长聂鹏举在本次提案中建议。

聂鹏举介绍,目前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中应用得越来越多,也连续6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的大消费市场。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当前工业机器人市场上,国内企业制造的产品占有率仍偏低,且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据介绍,控制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电机、驱动器、编码器)和精密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中技术难度大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三者占工业机器人成本的70%左右。

GGII数据显示,2019年精密减速器的国产化率是30%左右,伺服系统的国产化率是22%左右,控制器的国产化率接近本体的国产化率水平,为35%左右。国产核心零部件与外资的差距依然较大。

“未掌握伺服系统、精密减速器与控制器这3大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是制约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大瓶颈。”聂鹏举代表说,这3大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研发投入G、周期长、见效慢,一般的企业无法做大做强。

那么,如何大力提升国产工业机器人研发与制造水平?聂鹏举认为,应重点扶持、培育工业机器人3大核心零部件产业标杆创新企业,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朝中G端方向发展。同时,加大资金与政策扶持,支持企业和G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支持优势企业、创投机构等筹建创新基金或产业创投基金,鼓励推动创新性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并设立核心产品L先示范奖,提升企业对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

建立完善建筑机器人政策标准体系

“新G肺炎疫情对传统建筑企业的开工和生产带来较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零接触、智能化生产的优势进一步凸显。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用机器人建房子的条件已经具备。”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在今年带来的提案中重点关注建筑机器人。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要加速应用建筑机器人产品和技术,亟须解决当前政策体系不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未建立、监管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同时,我国建筑业大而不优,科技贡献率不G,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也已成为建筑行业向G质量发展的障碍,拓展数字技术、智能手段为建筑业转型升J赋能变得迫在眉睫。

“加快研发应用智能建造机器人,像生产汽车一样准确地建房子,不仅可以让建筑工地实现零伤亡、G标准、好效益,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子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大大提G劳动生产率,节约大量成本。”

杨国强在提案中建议,加快研究制定覆盖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和应用全流程的政策支持体系,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完善建筑机器人行业标准体系,健全监管机制;引导建筑机器人快速试点试用,协助推广经验证后的产品、技术及设备,为建筑机器人的推广创造条件。

事实上,在数字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建筑业,早已涌现了一批先行“试水”者,如今在工地上亦可看到部分机器人产品投入试用。

在日本、澳大利亚等的一些建筑工地上,已经有机器人来从事焊接、安装天花板、搬砖、读图定位等工作。地产龙头企业碧桂园在2018年7月宣布进入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L域,去年8月碧桂园旗下博智林建筑机器人次在央视的一次直播中亮相,在直播镜头里,地砖铺贴机器人、墙纸铺贴机器人及PC内墙板安装机器人能够聪明灵活地进行相关环节的自主施工。

据了解,当前,建筑行业正积J推进标准化、模块化、工业化、装配化等新型建造方式,下一步还需要拓展数字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推动行业实现转型升J。

推动发展“后100米”无人配送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此次携带相关物流产业发展建议参会,呼吁尽快完善针对城市物流业稳健发展的引导与规范化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从城市物流的仓储、配送等多个环节解决通行难、成本G问题。

受疫情影响,“无接触交付验收”正在成为主流。如何通过更G效、更集约的配送方式满足爆发式增长的到家业务需求,如何在配送时大限度减少快递员与顾客的近距离接触,都成为全社会的焦点。

他建议,结合“后100米”公共环境和配送路径,给予无人车配送局部公共道路通行路权,并尽快制定无人车配送保险和车辆检验的政策和法规,加快推动“后100米”无人配送常态化运营,实现无接触交付验收。通过“快递员配送+机器人进小区送货”的合作模式,打通小区配送后100米,全程实现无接触配送,保障用户安全健康以及到家服务体验。

随着近年来无人技术的逐渐成熟,无人配送也成为解决城市物流的重要探索方向。当前已有电商和物流行业龙头企业推进物流无人化,在无人仓、无人分拨、无人重卡、无人小车和无人机等方面均有研究和试点运营,终期望实现全流程无人化配送。但受限于技术、成本、政策等条件的制约,真正实现物流全流程无人化还有一段距离。

聚焦服务机器人产业,全力下好“先手棋”

当前5G商用的启动催生了“AI+5G”风口的到来,我国应抢抓这一重大技术变革机遇,聚焦服务机器人产业,全力下好“先手棋”。

农工党今年拟提交关于大力发展服务机器人产业的提案。农工党认为,将服务机器人产业作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选择,具备充足的条件。实际应用来看,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GGII数据显示,2019年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153.8亿元,同比增长36.1%;2013~2019年,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超过30%。

数据来源:G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

农工党在提案中建议:加强规划引L,打造佳生态;突破重点L域,打造强应用,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鼓励服务机器人进社区、进家庭,在居家养老、家庭医生等基本公共服务L域,通过保险购买服务的方式率先开展探索应用。

疫情期间,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需求被激发,服务机器人在医疗、配送、巡检等L域走上防疫一线,为人民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同时,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尤其在疫情期间,养老问题愈加明显。受疫情影响,国内很多地方都进行封闭管理,部分养老院也谢J探访。落地应急措施场景的医疗机器人和养老机器人,市场需求大幅提升。

在今年新G疫情背景下,服务机器人价值凸显,让更多人看到了服务机器人在更多场景中的应用可能。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十大技术趋势之5G网络

G是蜂窝网络技术的第五代,与其他网络创新一起,将为我们提供更快,更稳定的无线网络,以及连接越来越多设备并支持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功能、数据流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十大技术趋势

智能和自主行动的能力定义了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能够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并能安全、轻松地与人类员工进行互动。

餐饮服务业人力成本承压,催生千亿级餐饮机器人市场需求

餐饮机器人落地可行必备的技术条件:效率可行性,成本可行性,稳定性。随着SLAM算法、调度算法等技术的成熟,机器⼈定位 的准确度、避障的成功率有了⼤幅提升

人手抓取行为与多指灵巧手精细化抓取的分析

对抓取手势的研究,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操作行为,也可促进精细化抓取规划技术的发展

手势识别:AI 交互的正确打开方式

手势是人类沟通的最自然的方式,序列手势识别在算法、业务都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和尝试,关于手势识别的未来算法探索方向和业务发力点

协作机器人国内外发展情况

协作机器人,其操作精度完全取决于核心零部件控制精度,更换作业时需要人工重设机械臂运动轨迹

ai产品评测与抗疫支撑

研究领域覆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建设开源生态、打造相关技术标准、推动可信AI落地,促进产业融合

基于服务机器人的避障能力测试方法研究

机器人避障是机器人技术中一项最基础也是关键的功能,在让机器人行动过程中保证不发生碰撞,避免结构的过度老化、脱落

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2019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呈现下降趋势,但总体市场规模仍然呈现稳定上升趋势,预计到2022年,达到552.3亿元

国内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91.9亿元,2020-2022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9.0%。

服务机器人发展趋势

新冠肺炎让服务机器人承担了必要的责任,让服务机器人迎来黄金发展期

物流机器人优势-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物流机器人是在仓储、物流、运输行业,用于货物输送与分拣等作业的机器人,能够自主或按预定路线自动行驶,将货物或物料自动从起始点运送到目的地,有效提高运送和分拣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风险
 
资料获取
新闻资讯
== 资讯 ==
» 疾控工作者应该怎么利用DeepSeek等
» 从DeepSeek爆火看2025年AI的
» 2025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范式变革与
» 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在即,关注核心环节投
» 智能具身机器人的交互的四个层级:HCI,
» 智能具身机器人的梯控方案:云梯控-无需硬
» 智能具身机器人的梯控方案:基于R2X的硬
» 多功能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AIoT的重要性
» 具身智能机器人模块化设计的核心:开放统一
» 具身智能机器人模块化设计应用的优势:灵活
» 服务机器人的模块化设计的要素:移动模块-
» 服务机器人行业下半场的生态发展路线-基于
» 全栈式智能服务机器人生态的关键要素-技术
» 服务机器人行业信息安全治理与隐私保护的意
» 内蒙古DeepSeek模型地方政府部署进
 
== 机器人推荐 ==
 
迎宾讲解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迎宾、讲解、导诊...)

智能消毒机器人

智能消毒机器人

机器人底盘

机器人底盘

 

商用机器人  Disinfection Robot   展厅机器人  智能垃圾站  轮式机器人底盘  迎宾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底盘  讲解机器人  紫外线消毒机器人  大屏机器人  雾化消毒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底盘  智能送餐机器人  雾化消毒机  机器人OEM代工厂  消毒机器人排名  智能配送机器人  图书馆机器人  导引机器人  移动消毒机器人  导诊机器人  迎宾接待机器人  前台机器人  导览机器人  酒店送物机器人  云迹科技润机器人  云迹酒店机器人  智能导诊机器人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九号楼5层     中国生产中心: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销售1:4006-935-088    销售2:4006-937-088   客服电话: 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