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有各类养老机构31家,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346家,各类养老总床位1598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40.1张,基本形成居家、社区、机构、医养门类齐全,中、低档错位发展,政府投入和社会资本相互补充的多元发展格局。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市J全覆盖,4万多老年人接受专业化居家上门服务。医养融合发展,5家养老型护理院建成备案,4家养老机构建成护理站,2家建成医务室,全市346多家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与各社区卫生服务站100%相互签订服务协议。长期照护保险覆盖城乡,8000多名失能失智人员受益;护理型养老床位达到5126张,占机构养老床位的63.36%。
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多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对新增床位给予G每张1.2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给予每月80元的运营补贴。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发展,2020年底,我市31家养老机构,设置床位8090张,其中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达7家,民办养老机构15家,社会化程度占比71%,社会化机构经营床位4847张,社会化居家养老床位7890张。全市养老床位15980张,社会化养老床位达到12737张,占比达79.7%。
到2025年,“苏适养老皋地”养老服务品牌响亮全省。基本建立人人可及、普惠均等、主体多元、服务多样、品质优良、监管有力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打造G端有选择、中端有供给、兜底有保障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使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附件:关于印发《如皋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的通知

昆政办发〔2022〕38号;建成139家日间照料中心,建筑面积达到65116平方米,服务年龄由84周岁放宽到80周岁,长期护理保险待遇10885人,长期护理保险支付金额7372万元
承市政字〔2022〕24号;城市构建养老服务供给网络,基本形成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助餐等日间照料服务覆盖所有居住小区;农村全面建立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市设立1所三级老年医院,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85%以上;医养结合示范机构2个;建成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人才培训基地1家
梧政办发〔2022〕34号;共有养老机构42家能提供养老床位16215张;托育服务机构225家,能提供托位6843个,保育人员437人,养老托育发展初见成效
吉府办字〔2022〕13号;各类养老机构249家,养老床位16138张,护理型床位占比 53.9%,全市托育机构317家,托位8600个
鹰府字〔2022〕20号;建成471个以上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有意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100%,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
本政发〔2022〕2号;新建居住区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规划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有条件的县区建设达标的婴幼儿照护机构,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4.1个
建成70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达60%以上,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2.4万个 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85%,新生儿访视率达到85%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
巴府发〔2022〕9号;养老床位力争达到2.3万张以上,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到55%以上;全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
河府〔2022〕52号;基本实现河源12131交通圈,以时间换空间,打造河源到大湾区,深圳都市圈及周边城市高铁1小时交通圈,高速公路2小时交通圈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2021年预计完成数为基数,按年均增速8%测算,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建设项目资金需求,实现财政对发展的投入逐年增长
陆府办〔2022〕32号;拥有渔业生产船2761艘,总吨位13.2 万吨,总功率 15.9 万千瓦,捕捞总产量 11.61 万吨,陆丰市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7.5%以上
陆府办【2022】31号;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建设2家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以创新为驱动,大力发展麦菜薯,牛羊乳优势主导产业,保障优质农畜产品有效供给;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7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达到48万亩
以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短途出行机器人,陪护聊天等为代表的家用机器人快速发展,未来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有望走进千家万户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与第一条相矛盾;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云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包含云计算,分布式计算,RPA/AIops软件自动化工具,数据储存与管理,机器人运动控制等方面,未来在无人驾驶,商业服务等数据密集型场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面向教育和科研的ROS机器人操作系统,面向服务机器人的达闼海睿操作系统,面向无人驾驶的百度阿波罗、智行者Idriverbrain操作系统
复合机器人由移动平台, 机械臂, 视觉模组,末端执行器等组成,涉及到手足的柔顺阻抗,将在脑眼手脚技术上走向协同,实现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自主可控
通过建立神经信息测量处理与人机信息通道,与机器人交叉融合发展,作为典型的生机电一体化系统,智能假肢与生机接口的物理和功能集成进行融合
元宇宙与机器人的交叉融合,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旨在构建一个虚实结合的新型人机共融空间,科大讯飞发布的虚拟人技术走向商业服务,高端制造等场景
DNA纳米机器人与新材料微纳部件包括DNA折纸技术,维纳操作,亚微米级微操作台,新材料与微电子技术等,未来对抗人体疾病的理想的武器之一
软体机器人与人工肌肉核心技术包括:仿生与生物模型计算,智能结构材料的刚柔耦本体,软体机器人,智能SMA与IPMC,驱动一体化功能部件等
自然语言理解和情感识别是人机交互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娱乐医疗康复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是未来数字时代的重要接口之一
仿人机器人以双足行走双手操作,是执行拟人化多任务的一种机器人形态,凭借仿人形态的优势和运动特征,在家庭服务商业服务等场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头部科技企业先后发布了AI治理战略和治理体系,成立了相关委员会和工作组,聚焦企业层面的AI治理和风险管理体系,可信AI技术和保障工具也在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