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平台上位机可根据陀螺仪获取的当前工作面数据与目标刀数据进行三 维建模,从而形成“三维数据模型”,在割煤过程中,marco 可通过读取煤机实 时数据和陀螺仪反馈的煤机实时数据进行割煤。所有卧底量、提刀量、采G可通 过 marcoifc 平台算法结合规划路径实现;在煤机司机跟机过程中,可根据实际割 煤情况,通过支架控制器适当调整下一刀或后几刀的局部数据,从而生成新的三 维模型。并且三维模型具有纠错功能,以保证工作面平稳推进。
随着程序及工艺的进一步测试优化,从开始 3 小时 40 分钟割 2 刀煤,到稳 定在 3 刀 3.5 小时完成,单班大割煤刀数 7 刀。该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实现了全工作面程序割煤和跟机自动化,普通综采工作面人工操作时,工作面正常作业人 员至少需要 11 人,采用智能化回采后,工作面单班生产仅需要 5 人,煤机、支 架巡视工 1 人、班长 1 人、机头、机尾巡检各 1 人、控制台需要 1 人,工作面人 员主要是调整和监护设备运行,设备所有动作自动完成。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 了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探索了一条工作面智能化开采的路子,对探索中厚层工 作面智能化开采的推广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解决蒙陕地区煤层具有冲击倾向 性矿井地安全G效开采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 资料获取 | |
| 服务机器人在展馆迎宾讲解 |
|
| 新闻资讯 | |
| == 资讯 == | |
| » 机器人的自由度,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机动性 | |
| » 机器人系统的结构:机械手、环境、任务 和 | |
| » 2025年智能焊接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 | |
| » 商用服务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任务规划, | |
| » 具身智能工业场景,精准、重复的任务流程成 | |
| » 智能机器人的传感器的种类:内部传 感器和 | |
| » 前台智能机器人对传感器的要求:基本性能要 | |
| » 各地对具身智能核心发展需求:产业端落地, | |
| » 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规划与场景 | |
| » 按控制方式进行分类,机器人分为二种:非伺 | |
| » 按机械手的几何结构进行分类,机器人分为三 | |
| » 智能安防巡检机器人的起源与发展历史,De | |
| » 智能交互机器人的主要部件选型参考方案:伺 | |
| » 智能接待机器人的关节机构设计方案参考:运 | |
| » 智能接待机器人机构设计模型分析:机器人运 | |
| == 机器人推荐 == | |
服务机器人(迎宾、讲解、导诊...) |
|
智能消毒机器人 |
|
机器人底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