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兴科技产物,尽管机器人产业链齐全,但目前市场上诞生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层面上还停留在新产
品对外发布、应用场景验证测试阶段,商业层面上还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商业落地。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根据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披露的信息,2024年中国人形机
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对于整个人形机器人市场未来的发展,工信部2023年11月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
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到2027年,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
体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2021年后,中国人形机器人投融资数量和金额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融资数量
为30件,同比增长200%;投融资金额为54.1亿元,同比增长153.5%,行业整体呈现积J发展的趋势。
截至2024年11月,感知系统与线性执行器系统专利申请数量较多,分别为6976项与6796项。感知系统是由“视觉传
感器+毫米波雷达+语音通讯”组成,线性执行器系统是由“无框力矩电机+行星滚柱丝杠+力矩传感器+编码器+驱动器+
关节机加工件”组成,从专利申请情况来看,目前这两个系统为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主要关注技术路线。
附件: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人形机器人量产及商业化关键挑战

至2030年人形机器人需求有望达200万台,对应市场空 间超5700亿元;人形机器人是AI技术落地物理世界的出色载体,产业进入商业化落地的初级阶段
到 2030 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00 亿美元。参考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约占市场 25%的数值测算,2030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 50 亿美元
著名物流合同公司GXO也引入了Digit,它的功能是分拣货物,从AMR上移动周转箱并将其放置到传送带上,Digit目前的运营成本约为每小时10至12美元,将降至每小时2至3美元
三季度机器人L域合计发生融资案例77起,涉及融资金额45.2亿元;服务机器人获投次数多共30起;在融资轮次方面仍以早期轮次为主
具身感知让机器人具备了环境感知能力,将抽象的人类指令转换为具体可执行技能,机器人能够学习并执行复杂的任务,从家务机器人到物流机器人,从工业制造到医疗护理,具身智能的应用潜力无限
1 北京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2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3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4 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5 上海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2024 前三季度样本公司整体收入合计 391.72 亿元,同比减少 1.18%,归母净利润 22.90 亿元,同比减少 24.78%;2024 前三季度板块整体毛利率 26.01%,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进步,中国的服务机器人在市场中正逐步占据重要位置,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出海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人民币,商用服务机器人出海将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百亿新增量,预计 2024-2030 年人形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市场将由 0.2 亿元 增长至 267.4 亿元,国产品牌打破外资垄断,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份额
嵌入人形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实现与环境之间多维交互力;机器人本体材料优化提升机器人机动性,降低能耗;采用合成数据进行训练,,打造数据集,共享场景数据
轮式人形机器人相对于双足机器人价格更低,技术难度低,稳定性更G,目前主要商业化落地场景为环境较简单的室内场景,轮式人形机器人将优先规模化应用
人形机器人并未规模化生产,各大参与者以小批量交付,验证场景,技术持续迭代为主;人形机器人降本是确定趋势,供应链成熟与否是实现降本重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