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具有良好 的资源区位优势与制造业发展基础。近年来, 东北地区重点 围绕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L域G端产品开展创新攻关。
(一)产业规模效益
作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东北三省通 过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整合与集聚能力, 重点打造集本体整机 制造、零部件研发生产、应用系统集成于一体的产业园区与 制造基地, 比如哈尔滨哈南机器人产业园、沈阳机器人产业 园等。在龙头企业与地方园区的双向加持下, 持续做大做强 区域内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 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水平换档 升级。
(二)产业结构水平
东北地区机器人产业已形成从零部件到整机的产业链 体系, 整机研发及批量制造能力不断增强。该地区越来越多 的企业对机器人运动控制结构、机电传动装置等核心零部件 重点布局, 减少对国外厂家的依赖, 以提升机器人整机设计、 制造的能力, 现已经形成以新松机器人、哈工大机器人为龙 头, 优秀机器人企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依托传统产业优 势, 东北地区将进一步深化机器人产业结构布局, 加快形成 技术自主可控、产品体系完备、适用L域广泛的产品体系, 加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三 )产业创新能力
截至 2022 年 7 月,东北地区机器人产业技术专利数累 积达 13383 件, 较上年度相比有所降低,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 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沈阳新松、哈 尔滨理工大学等机构与企业均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 权。东北地区机器人重点龙头企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产 品种类齐全,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四)产业集聚情况
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 具有较为完整的装备制造业 体系, 在汽车、G端机床、数控设备等L域集聚一批行业龙 头企业, 为机器人发展提供了良好沃土。截至 2022 年 7 月, 东北地区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达 915 家, 其中,黑龙江 255 家, 吉林 194 家, 辽宁466 家。东北地区机器人产业集聚程 度持续提升, 现已形成以自主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特色 产品、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此外, 在新 松、哈工大机器人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该区域内机器人产 业园区、孵化基地及双创平台建设步伐逐步加快, 更利于促 进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专注于垂直细分L域的中小企业集 聚发展。
(五)产业发展环境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本区域平均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较低, 与京津冀、长三角 等人才G地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东北地区拥有一批科研机 构, 主要包括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技术与系统 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机器人检测与 评定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机器人技术国家 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作为东北地区机器人产业科研创 新的核心机构之一,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是我国开 展机器人系统研发和工业化应用的研究机构之一, 培育了沈 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近年来, 沈 阳自动化所研制开发了J地机器人、纳米操作机器人、仿生 结构智能微小机器人、反恐防暴机器人等多种机器人, 取得 了一批G水平的科研成果。
![]() |
机器人招商 Disinfection Robot 机器人公司 机器人应用 智能医疗 物联网 机器人排名 机器人企业 机器人政策 教育机器人 迎宾机器人 机器人开发 独角兽 消毒机器人品牌 消毒机器人 合理用药 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