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方式和产业应用是虚拟数字人两大常见分类标准
1 虚拟数字人行业多种分类标准并存,交互方式和产业应用是两大常见分类标准;
2 交互方式的维度,虚拟数字人可分为两大类:交互型虚拟数字人和非交互型虚拟数字人。而其中,交互型虚拟数字人又包括智能驱动型、真人驱动型两种;
3 产业应用的维度,虚拟数字人分为三大类:虚拟偶像、虚拟主播、虚拟员工。
虚拟数字人按交互方式分类
1 交互型虚拟数字人
真人驱动型虚拟数字人:真人根据视频监控系统传来的用户视频,与用户实时语音,同时通过动作捕捉采集系统将真人的表情、动作呈现在虚拟数字人形象上
智能驱动型虚拟数字人:通过智能系统自动读取并解析识别外界输入信息,根据解析结果决策数字人后续的输出文本,然后驱
动人物模型生成相应的语音与动作来使数字 人跟用户互动
2 非交互型虚拟数字人
非交互型虚拟数字人系统依据目标文本生成对应的人物语音及动画,并合成音视频呈现给用户
虚拟数字人按产业应用分类
1 虚拟偶像:以歌手、演员、模特、网红等
“艺人”身份出现,拥有鲜明的个性、才艺设定,活跃于各大社交平台、视频平台、综艺节目等,
通过积累流量人气去获得更多的“工作”的虚拟数字人
2 虚拟主播:虚拟世界的主持人,在专业赛道上包括各大媒体的虚拟主持人、
虚拟记者;而在视频平台上活跃的虚拟UP主们则由个人或企业运营,数量庞大
3 虚拟员工:由企业推出,作为企业的数字员工,对外展示企业的产品、
服务、文化。一类多作为智能客服出现,另一类则开始以偶像、红人方式在社交、短视频平台上独立吸粉
李未可公司成立于2021年10月15日,是中国D一个AI+AR科技潮牌,李未可打造了中国D一款将AI智能和AR眼镜结合的运动眼镜,首次实现虚拟数字人 交互技术在AR眼镜上的落地
便捷化,拟人化,智能化,多融合化以及工具化将是虚拟数字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更多面,更深 入地融入泛娱乐,教育,金融,医疗等L域,充分发挥应用价值
G度拟人化的外表,行为,感知交互能力是虚拟数字人典型特征;检验虚拟数字人能否在各个应用场景中取代真人、完成语音交互升级的重要标准
度晓晓,柳夜熙,洛天依,李未可,希加加,贝拉,苏小妹,尤子希,eassy,vivi子涵,虚拟邓丽君,rich boom,苍晓,南梦希,孔襄,华智冰,尚小美,小安
对虚拟人市场演进趋势进行详细阐述以及前瞻性预测,并重磅发布虚拟人发展形态可视化PROICE模型,提出对虚拟人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三大判断
预计2025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达6402.7亿元;数字经济人才缺口大,虚拟主播和数字员工可弥补市场缺口;虚拟人商业模式将多元化发展
元宇宙将进一步打开虚拟人应用场景想象空间,虚拟人制作技术多面提升与突破,预计2030年我国数字虚拟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
对虚拟数字人行业的深入解读,梳理了几件对行业影响较大的融资事件,从政策和风险角度分析了虚拟人行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虚拟人产业G速发展,而元宇宙的热潮加速推动虚拟人产业升级;虚拟偶像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22年将分别达到1866.1亿元和120.8亿元
虚拟人应用端快速发展,已能够适应多个场景;身份型虚拟人又可细分为虚拟偶像,虚拟角色,虚拟化身等;虚拟化身则是未来元宇宙的重要元素
服务类虚拟人不仅提升了交互的丰富度,还大大降低人力使用成本;身份型虚拟人将成为元宇宙时代人人都会拥有的身份标识
虚拟数字人是元宇宙的关键要素,当前市面上已出现的虚拟数字人有虚拟VUP洛天依、虚拟KOL翎Ling、明星虚拟形象千喵、AYAYI
虚拟数字人形态多变分类多元,五大模块组成通用框架,虚拟数字人应用场景丰富,主力文娱及服务行业;海内外厂商多角度布局虚拟数字人赛道
准确阐述了中国虚拟人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虚拟人首次做出了清晰定义,对主流虚拟人的应用场景与商业价值进行了系统梳理